根据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情况,其主要应用为半导体照明、电力电子器件、激光器和探测器、以及其他4个领域,每个领域产业成熟度各不相同。在前沿研究领域,宽禁带半导体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

氮化镓及其他禁带半导体材料主要应用领域
半导体照明
LED衬底类别包括蓝宝石、碳化硅、硅以及氮化镓。蓝光LED在用衬底材料来划分技术路线。SiC衬底有效地解决了衬底材料与GaN的晶格匹配度问题,减少了缺陷和位错,更高的电光转换效率从根本上带来更多的出光和更少的散热。氮化镓具有禁带宽度大、击穿电压高、热导率大、电子饱和漂移速度高、抗辐射能力强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优越特性,是迄今理论上电光、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材料体系。时至今日,氮化镓衬底相对于蓝宝石、碳化硅等衬底的性能优势显而易见,最大难题在于价格过高。

2015年,SiC功率半导体市场(包括二极管和晶体管)规模约为2亿美元,到2021年,其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5亿美元,这期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将达19%。毫无悬念,消耗大量二极管的功率因素校正(PFC)电源市场,仍将是SiC功率半导体最主要的应用。
目前市场上主要GaN产品是应用于高功率密度DC/DC电源的40-200伏增强性高电子迁移率异质节晶体管(HEMT)和600伏HEMT混合串联开关,国外厂商主要有EPC、IR、Transphorm、Panasonic、ExaGaN、GaN Systems等公司。中国GaN相关企业有IDM公司中航微电子、苏州能讯,材料厂商中稼半导体、三安光电、杭州士兰微等公司。
微波器件
GaN高频大功率微波器件已开始用于军用雷达、智能武器和通信系统等方面。在未来,GaN微波器件有望用于4G~5G移动通讯基站等民用领域。市调公司Yole预测,2016~2020年GaN射频器件市场将扩大至目前的2倍,市场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4%;2020年末,市场规模将扩大至目前的2.5倍。GaN在国防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IED干扰器、军事通讯、雷达、电子对抗等。GaN将在越来越多的国防产品中得到应用,充分体现其在提高功率、缩小体积和简化设计方面的巨大优势。
短波长激光器和探测器
大功率、低成本的短波长激光器一直是激光技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而III族氮化物材料体系的光谱特性决定其将在短波长固态激光器领域大显身手。
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寿命长、易于调制等特点,有助于实现更高的亮度、更长的寿命和更丰富的色彩。信息科技的发展迫切需要功率密度更高、发光波长更短的激光器。
由于绿色光在水下的损耗较小,绿光半导体激光器可用于深海光无线通信,其具有抗干扰、保密性好的优点。蓝色和紫外光激光器由于其波长短,能量高,能实现更大的存储密度(单张单层蓝光光盘的存储密度最少为25GB,是普通DVD光盘的5倍),在信息领域将对数据的光存储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近年来,绿光激光器的重点突破是基于GaN衬底的高In组分同质外延和二次外延技术,实现InGaN材料中In组分超过35%,激射波长达到510~530nm的绿光激光器。紫外光激光器的重要突破是AlN模板(低成本)与AlN衬底(高性能)互补结合,实现高质量、高Al组分AlGaN材料的外延制备技术,实现发光波长280~300nm,室温光泵浦发光的紫外激光器。
在激光器和探测器应用领域,GaN激光器已经成功用于蓝光DVD,蓝光和绿色的激光将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在微型投影、激光3D投影等投影显示领域,蓝色激光器和绿光激光器产值约为2亿美元,如果技术瓶颈得到突破,潜在产值将达到500亿美元。201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村修二认为下一代照明技术应该是基于GaN激光器的“激光照明”,有望将照明和显示融合发展。目前,只有国外的日本日亚公司(Nichia)、和德国的欧司朗(Osram)等公司能够提供商品化的GaN基激光器。
由于氮化镓优异的光电特性和耐辐射性能,还可以用作高能射线探测器。GaN基紫外探测器可用于导弹预警、卫星秘密通信、各种环境监测、化学生物探测等领域,例如核辐射探测器,X射线成像仪等,但尚未实现产业化。
光伏电池
第3代半导体在新能源领域同样具有重要应用前景。GaN材料体系中的InGaN(铟镓氮)太阳能电池的光学带隙可连续调节,特别适合于制作多结叠层太阳能光伏电池,实现全太阳可见光谱能量的吸收利用,提高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其理论转换效率可达70%,远远超过其他材料体系。同时,InGaN的抗辐射能力远强于目前常用的Si、GaAs等太阳能电池材料,更适合应用于存在强辐射的外太空环境中,如为外太空航天器提供动力的太阳帆,因此InGaN太阳能电池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